(香港文汇报记者 康敬)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主任、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夏宝龙日前与澳门工商界人士座谈时表示,在历史大潮中,一代代港澳企业家把家国情怀深深融入血脉之中,生动展现了薪火相传的爱国心、桑梓情。香港大紫荆勋贤、香江国际集团创办人杨孙西,将拳拳爱国心、深深桑梓情融入到个人命运之中。杨孙西的女儿、全国政协委员、香江国际中国地产有限公司行政总裁及执行董事杨莉珊昨日接受香港文汇报访问时表示,父亲为子孙后代留下了可持续发展的事业,同时也教会子孙后代要以实际行动报效国家。
杨莉珊(左)和父亲杨孙西合照。(受访者供图)
杨莉珊接受本报访问:父亲杨孙西教会用实际行动报效国家
「父亲常常告诉我,国家的兴衰与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作为企业家更应该主动肩负起推动国家发展的责任。」杨莉珊在访问中表示,她从父亲身上深刻理解到热爱国家、热爱香港,不仅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从小到大,我们看到父亲除了处理公司事务,就是投入地区、商会、联谊会,以及教育事业。他定是开心满足的,不然不会坚持这么多年。」
「虎父无犬女。」杨莉珊如今热忱于扶持青年成长,生动展现了家族薪火相传的慈善心和爱国心。「父亲当年见到内地很多贫困山区的学生没能读书,所以这么多年他都在推动青少年接受教育。这些年国家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我希望能够帮助青少年扩阔视野,在未来学有所成后,能够用自身力量贡献社会、贡献国家。」
办师友计划助港生体验内地职场
杨莉珊于2020年发起成立了北京杨孙西公益基金会,藉此发扬父亲的公益善行之心。在基金会成立之初,内地经济深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基金会便开展了多项扶危济困的公益项目。「未来我们除了将继续做好扶危济困型公益项目的支持建设,助力社会安定发展,也考虑加大在文化教育事业方面的资源投入。」
杨莉珊在2021年接任香港优质师友网络主席,并发起「GROWS Together职场有你」活动,在一贯秉持的师友陪伴计划上加入职场体验元素。两年来,她亲自带领了约240名中学生参与活动,当中大部分学生更有机会前往深圳、重庆、天津、北京、大连等城市,亲身感受祖国的强大与未来职场的精彩。
杨莉珊(右五)透过「GROWS Together职场有你」活动,带领香港中学生到内地增进见识。图为他们一起在北京清华大学校史馆外合影。(受访者供图)
身兼中国香港(地区)商会会长,杨莉珊近年也积极吸纳年轻人才入会,拓展人脉关系。她说:「原本商会是服务在北京的港人港企,这些年我开始吸纳内地企业,以及近200名在职、在学的年轻人加入,丰富商会服务范畴。」近年,有很多优才、高才来港发展;不过,也有香港企业希望到内地做生意、开公司,她希望能够为人才、企业搭建交流合作的平台。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杨莉珊说,父亲为子孙后代留下了可持续发展的事业,也教会子孙后代要以实际行动报效国家。「作为新时代的港商,我们更应铭记要把家国情怀融入商业文化,帮助更多青年正确认识国家,培育兼具国际视野与民族认同的新一代商界栋梁。」
特稿|累捐数亿助内地脱贫 成就学子求学梦
数十年来,杨孙西在教育、科研、扶贫、赈灾等方面贡献良多。他虽已年近九十,依然坚持参加公益事业。2019年,他捐赠6,000万元支持福建省文化事业发展,获评为《2019胡润慈善榜》第五十四位。近年,杨孙西虽然行动不便,去年仍坚持回到家乡泉州石狮,捐款5,000万元支持建设青少年活动中心。
杨孙西历任第八届、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届、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他曾回忆自己最初加入政协工作,是因为一颗爱国心,期望能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在行善方面更不遗余力,自2002年开始到2020年北京杨孙西公益基金会成立之前,由杨孙西及香江国际集团发起的向内地捐款的总额已经有数亿元人民币。
把教育视为人生发展基本的杨孙西,在1992年捐资千万元参与石狮一中校园初建,同期捐款200万元筹建首届校董会,随后数十年,他对学校的支持从没有中断过,始终以育人初心托举起众多莘莘学子的求学梦。
同时,热爱书法、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杨孙西,在2019年成立了石狮市杨孙西传统文化基金会,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挖掘闽商华侨文化,并通过基金会出资1.3亿元捐建了杨孙西文化馆一期、二期项目。2024年他再通过基金会出资5,000万元,捐建杨孙西青少年活动中心。
杨莉珊在2020年发起成立北京杨孙西公益基金会,成立之初,内地经济社会生活深受新冠疫情影响,基金会开展多项扶危济困的公益项目,如支持武汉和北京的新冠疫情、河南水灾等紧急事件,帮助贵州省兴仁市、贵州省普安县、河北省大石庄村地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在文化教育方面,基金会相继支持北京清华大学、福建省石狮市实验小学、甘肃省陇南市礼县桥头九年制学校、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3所初级中学的文化教育事业发展。
帮乡村学生提供免费体检
在新冠疫情平稳后,杨孙西基金会逐步开始设立固定公益项目,例如「寸心健行」项目是通过为教育、医疗条件相对落后的乡村地区学生提供免费的综合健康体检,以加强学生对自我身体状况的了解,提高家长对学生健康的重视,帮助学校及时掌握学生的健康情况。该项目自2022年开始,每年一期,目前已为1,917名乡村学生提供免费体检服务。
另一个固定公益项目「寸熙书斋」通过帮助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完成图书馆环境改造和提供阅读培训,打造新型的儿童友好型阅读空间。从2023年立项起,率先在北京市朝阳区选取北京工业大学附属中学新升小学和北京市朝阳区垂杨柳中心小学金都分校作为首批试点学校,目前已投入使用。2024年第二批学校也已选定,并将于今年暑期完成施工。
(来源:香港文汇报A05:要闻 2025/05/23)